- 五事──佛有五事
- ﹝出增一阿含經﹞ 〔一、 當轉法輪〕, 當轉法輪者, 謂如來出世, 既成道已, 當轉法輪, 度脫有情, 饒益一切。 如轉四諦法輪, 先度五比丘等是也。 (四諦者, 苦諦、 集諦、 滅諦、 道諦也。 五比丘者, 一阿鞞、 二跋提、 三拘利、 四陳如、 五迦葉也。 ) 〔二、 與父說法〕, 與父說法者, 謂如來既成道已, 惟念父恩最重, 當與說法, 令其享壽無窮, 正法治化, 及得遠離塵垢, 得法眼淨。 是故還於本國, 與父說法。 普曜經云: 佛出家時, 與父母誓, 若得佛道, 還度父母。 今得佛道, 必當還國, 說法度脫, 不違本誓也。 (法眼者, 謂見色心麤細, 因緣假名, 俗諦諸法也。 ) 〔三、 與母說法〕, 與母說法者, 謂如來成道已, 惟念母恩, 育養情深, 況有誓願, 還度父母。 是故為其說法, 令得解脫。 如昇忉利天宮, 為母說法是也。 (梵語忉利, 華言三十三。 ) 〔四、 當與凡夫立菩薩行〕, 當與凡夫立菩薩行者, 謂如來出世, 既成道已, 當度一切有情, 故說六度萬行之法, 與諸凡夫成立菩薩大乘之行, 轉度一切, 同成正覺也。 (六度者, 一布施、 二持戒、 三忍辱、 四精進、 五禪定、 六智慧。 ) 〔五、 當授菩薩莂〕, 當授菩薩莂者。 莂即記莂, 佛授菩薩記, 分別當來成佛劫國名號也。 謂如來既成道已, 觀諸大乘機器; 若行菩薩道已成熟者, 而為說法, 即授其記, 令彼當來皆得作佛也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